行业新闻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 >
“加班到早上5点买杯奶茶提神”奶茶开始卷营业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4-09-15 19:18

  疑惑这个问题的人,一定没有在双11期间的凌晨打开过李佳琦的24小时直播间。

  半夜12点我马上要睡了,旺旺在直播,我凌晨4点猛的惊醒睡不着了,旺旺还在播。李佳琦去休息上厕所,旺旺还在播。

  在综艺《我家那闺女》里一个后半夜工作状态都比很多打工人上午还精神的电商从业者,展示了凌晨2点吃饭、凌晨四点提案的“逆转人生”。

  以为旺旺是百年一遇的打工奇才,问了一圈身边人原来每人都有过“旺旺时刻”。从麦当劳24营业到火锅店营业到通宵、再到奶茶都“卷”到开门24小时,市场总能最快捕捉到打工人的作息变化。

  原先过了10点你想点杯奶茶,大部分门店都会显示“打烊”,迫使你悬崖勒马,收回罪恶的想法。现在你凌晨两点突发奇想要来杯奶茶,打开外卖软件,会看到熟悉的那几个品牌都含情脉脉地亮着“营业中”的标识,“点吧,我在呢,陪你一起熬。”

  虽然24小时不打烊还没有成为奶茶届的统一标准,店开得越来越晚似乎也已经变成了奶茶行业的大势所趋。

  不仅主流连锁奶茶品牌们都在延长经营时间,一些地方奶茶品牌也打起了24小时的招牌,比如甜啦啦、茶救星球这些带着南方基因的奶茶。甚至一些城市还出现了主打“夜奶茶”的品牌,看来确实是怕大家加班过于寂寞。

  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6月10日,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为42.7万家,最近一年内新开了16.5万家店。开得多,倒闭的也多,书亦烧仙草前几天还因为“倒闭门店太多二手设备滞销”上了热搜。奶茶们这两年卷完了价格,卷完了产品,也卷完了联名,眼瞅着新的品牌还是前赴后继地进入战场,老品牌们也疯狂扩张,为了留住消费者,除了“以时间换空间”,实在是没别的招了。

  24小时营业,你很难说是不是一门好生意。在广州、深圳、成都这样的城市,凌晨餐饮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的常态,人们也有夜宵的习惯,凌晨奶茶自然也就有了稳定的生意。比如成都春熙路商圈10年前就出现了24小时餐饮门店,都有了24小时的小龙虾,没有24小时奶茶搭配,很难说得过去。

  我在惠州的朋友说,她们那里一般一个宵夜摊子旁边就开着一间24小时奶茶店,店铺之间群聚而生,一条街都是类似的店铺。可见这门生意有多火爆。

  全天营业还相当于把奶茶店房租成本变相减了一半。奶茶门店的成本大头通常是房租,尤其在热门商圈之类人流量大的点位,租金会更高,比如喜茶在一线城市的大店,房租要占成本的30%。一天开12个小时或是24个小时,反正店就在那里,租金也不会变,干嘛不多开几个小时?

  人力成本也并非一定会增加,不同奶茶门店对于夜班的补贴政策也不同:有的奶茶门店会减少一名白天的员工,实行三班倒排班政策,也有奶茶店会专门招聘夜班人员,给一些夜班补贴。至于补贴的多少,“只有个位数的补贴是常态,也有的地方不管哪一班都同薪同酬,没有补贴。”壹览商业统计了各家奶茶门店的招聘后发现。

  要在夜间经营,奶茶店们得考虑设备消耗成本,水电支出,材料成本和选址等等一系列因素。比如一家24小时奶茶店店长就在接受采访时说,他们的24小时门店多位于广州天河、深圳宝安等人口基数大的大商圈,这些位置的夜间人流和活跃人群都比较多,同时还要考虑到外卖骑手能够正常取餐,尽量避免一些有营业时间限制的商场内铺。

  平台对商家也夜间的抽成也会更高,这让几乎完全依赖外卖订单的夜间奶茶更加“无利可图”。凌晨的订单由于需要支付给骑手更高的配送费用,平台也会相应地对商家收取更高抽成,再加上商家还要承担一部分平台发给消费者的优惠券成本,赚到的可能更少。

  所以聪明的商家想把凌晨奶茶这种听起来“反人性”的生意做起来,主要还是得靠开发新“场景”。奶茶们从一开始是逛街、聚会这些休闲里的常客,后来逐渐变成了办公室人情必备和图书馆论文搭子,现在甚至打入了婚礼这种高端场合,直接代替茅台,晋升成宴会大圆桌上的待客饮料。

  “万物皆可配奶茶”,如今商家们发现白天的场景差不多能用的都用完了,于是夜晚也被开发出来,给大家喝奶茶提供更多想象力。

  你可以是加班到凌晨需要提神的苦命打工人,当然也可以是追剧追到半夜渴了,想来杯奶茶增加快乐浓度。或者,你只是因为自己终于搬出来住了,决定体验一下大半夜正大光明地点外卖的快感。因为“以前搁家里哪敢半夜点啊,被爸妈发现了得被骂死。”

  为了让喝奶茶这事儿的场景更具体、更能直击人心,奶茶们还争当打工人的深夜精神归宿。

  比如霸王茶姬把自己24小时门店的主题描述成“茶友夜市”,突出卖点叫做“深夜会一直有一盏灯为你亮起”,希望“顾客无论开心还是情绪低落,都能在这里歇息心灵。”

  听起来蛮像大冰的小屋转行卖奶茶了。虽然情绪价值成本最低,但正值情绪emo的深夜打工人,确实很吃这套。

  麦当劳在2005年选择深圳率先先试水24小时营业门店,以迎合当地上班族的日常作息(深圳的班味儿名不虚传),随后,北京、上海等等各个城市都有了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。

  如今的麦当劳,既是大学生期末前的深夜自习室,也是特种兵旅游订不到酒店时的临时歇脚处,当然,夜班打工人要“尽快填饱肚子”也离不开一间不会关门的麦麦。麦当劳在2015年发布的声明里称,“欢迎社会上任何人任何时间到我们的餐厅”。

  但根据媒体统计,麦当劳在2009年把24小时餐厅的比例提升到了80%,如今的营业店铺却在大幅缩减。2023年,麦当劳24小时餐厅在全国只有1105家,占比不到20%。现在你想凌晨三点去麦当劳吃顿汉堡,还是能找到,但可能光是坐夜班公交就要先坐一个小时。

  麦当劳减少24小时营业店铺开店比例,一大部分原因是“麦当劳难民”的大量出现增加了夜间运营的成本,甚至风险。“麦难民”现象最早出现在日本——一些人工资太低,无法负担起房屋租金,只能寄居在24小时快餐店和便利店里。

  2015年10月,香港一名50多岁的妇人被发现死在了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里,引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。麦难民的出现也让更多人不愿去深夜的麦当劳就餐,“在麦当劳夜间来就餐的消费者并不多,占不到白天客流量的1成,24小时餐厅夜间至少要有3至4名员工,有时消费者还不如工作人员多。”一位麦当劳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说。

  24小时麦当劳越来越难找,24小时火锅成了新型深夜避难所。有人细数海底捞作为深夜打工人港湾的10大功德,包括营业到凌晨7点,随时可以去;服务员比亲爹妈还体贴周到;工作日晚上十点后有200-30优惠券,完美迎合深夜加班的人吃顿夜宵的需求。甚至“海底捞到底该不该提供过夜住宿”这个话题都能让网友们从年头吵到年尾,估计在提供美甲、洗头之后,海底捞的睡眠舱服务也快了。

  效仿海底捞,巴奴火锅今年7月也在郑州开出了三家24小时门店,店里提供24小时热水,手机充电、电车充电,以及温暖歇脚和免费打印服务。

  把吃火锅描述成“用烟火气抚慰打工人空虚的胃和心”,再罪恶的三高宵夜也能卖给减脂期的上班族。

  所以你会发现,24小时餐饮的生意,做的已经不简简单单是食物或饮品了,而是都市人文关怀。

  打工人在一天中最脆弱、最疲劳的时刻,面对着街道上大多数店铺都大门紧闭,却能看到一家熟悉的餐厅仍然为自己亮着灯,走进去就有服务员送上一份热腾腾的食物,竟然成了加班夜里最佳的情绪救赎。

  日本“深夜食堂”曾风靡亚洲,但最近几年,物价变高、人工成本上涨,越来越多日本的深夜食堂也都改成了后半夜歇业,不再提供24小时服务。

tangxin糖心vlog-txvlog-糖心vlog官网
  • 热线:400-123-4567
  • 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  • Copyright © 2024 tangxin糖心vlog-txvlog-糖心vlog官网 版权所有

Copyright © 2024 tangxin糖心vlog-txvlog-糖心vlog官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百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