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瑞幸把咖啡的价格打到9.9元,这一次茶饮赛道要把奶茶价格打到7.5元?
上一次珍珠奶茶这个品类爆火还是在2018年的时候,一家来自台湾的奶茶品牌“鹿角巷”在大陆出道后一炮而红,引发了排队狂潮。
不夸张地说,鹿角巷的大爆品“黑糖鹿丸鲜奶”简直霸榜了当时的朋友圈,江湖上掀起了一股“珍珠奶茶”热潮。
后来,随着鹿角巷的陨落,以及新式茶饮品牌的崛起,各种水果茶、柠檬茶、芝士茶等奶茶新品类俘获了一众年轻人,珍珠奶茶就逐渐被消费者遗忘了。
十几平米的小店,只卖珍珠奶茶一个品类,价格也很接地气,15元2杯,童叟无欺。
甚至已经跑了多个连锁品牌,在烈火烹油的茶饮赛道里,纯小白都不敢入局茶饮了,而有的品牌仅靠一款“珍珠奶茶”的单品便在全国攻城掠地,开出了多达200家门店,闷声发大财。
鹿角巷陨落后,接棒的便是来自广西的“煲珠公”品牌了,和鹿角巷主打的黑糖珍珠品类不同,煲珠公主打的是“老红糖珍珠奶茶”。
这个在2020年6月诞生的奶茶界新宠儿,一年时间里,就在广西省内开了26家分店。
靠着那一句“做女儿也放心喝的珍珠奶茶”的slogan,店里的招牌老红糖珍珠奶茶单品一个月就卖出9999+杯。
现场熬制的老红糖珍珠,0反式脂肪的牛奶,每天新鲜现煮,一杯老红糖珍珠奶茶的价格只要11元,基本家家排队,顾客不分老幼,尤其有不少宝妈带着小孩子前来购买。
煲珠公的模型验证成功后,便陆续有一批跟风的入局者,也同样开出了以珍珠奶茶为主打单品的门店。
其中较为出名的便是“陈文鼎”,不过它没有完全照搬煲珠公的模式,而是主打的“手工现熬黑糖珍珠”的概念。
2022年初秋,第一家“陈文鼎黑糖珍珠奶茶店”在广州番禺区市桥富华西路诞生,一大锅现熬的黑糖珍珠香飘四溢,一家十几平方的小店,每天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客人。
虽然产品没有什么特别的,但是其凭借着“15元2杯黑糖珍珠奶茶”的成功营销,在这个价格敏感的市场中,打出了一记重拳。
这一类门店的模式就和陈文鼎如出一辙,都是主打的黑糖珍珠奶茶,而且门店也不大,仅提供外卖和自提的方式。
宣传方式更是直接照搬:15元/2杯、手作现熬、鲜牛奶,突出性价比和健康的概念。
可见,在激烈的茶饮市场上,陈文鼎无疑是打造出了自己的独特定位,其不仅深刻洞察了当前大众的消费形势,也让消费者对品牌有了更深的记忆。
陈文鼎和煲珠公在局部区域打出知名度后,便通过开放加盟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市场的覆盖率。
截至目前,根据宅门餐眼数据显示,陈文鼎在全国拥有85家门店,煲珠公在全国拥有247家门店。
茶饮的风不管怎么吹,“珍珠奶茶”始终是无法磨灭的经典大单品,很多80、90后的记忆都少不了一杯珍珠奶茶。
最开始兴起“奶茶”这玩意,就是从珍珠奶茶开始的,可以说珍珠奶茶是现在时兴的各种轻乳茶、果茶的“老前辈”了。
珍珠奶茶的源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台湾,上世纪90年代,奶茶开始进入大陆市场。
随着珍珠奶茶的兴起,也让这个曾经与咖啡为伴的植脂末,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里。
“台奶旋风”的刮起,大量的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,由此这款饮料便开始了风靡全球的历史。
在国外的Youtube平台上搜索“Boba Tea”(珍珠奶茶),流量都不小,多达一百万以上的不在少数。就连美国总统拜登也被发现了在拉斯维加斯一家珍珠奶茶店,边喝奶茶边聊天。
后来珍珠奶茶之所以被“冷落”了一段时间,固然离不开“植脂末”的关系,当时的植脂末被曝出有较大的健康问题,其反式脂肪酸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,一度引发了大家对于珍珠奶茶的健康焦虑。
再加上新式茶饮品牌的崛起,层出不穷的奶茶新品也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新鲜感和好奇心。
如今珍珠奶茶能够重新翻红,成为奶茶届的大单品,并且延续以前排队的热潮,不仅是由于品牌顺应了“穷鬼套餐”的消费风潮,更重要的还是突出了“健康”概念。
煲珠公奶茶的杯子上有一段文案:“珍珠里只有木薯粉和红糖放心吃,0反式脂肪的牛奶茶放心喝”。
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,就是简简单单地阐述,健康的卖点就是这么直击人心,排除了消费者的疑虑。
门店最吸睛的除了它的“双杯”促销策略外,还有现场那一口熬制珍珠的大锅,人工负责搅拌熬制,即买即舀,纯牛奶的外盒子也是直接摆在消费者的面前,奶茶的制作过程完全透明化,现场手作的接地气感就扑面而来。
不管是煲珠公强调自己0反式脂肪酸、放心吃,还是陈文鼎宣称的全脂牛奶和现场熬制的纯天然珍珠,实则是将自己与其他奶茶店划上了不等号。
只不过,“手作”这个概念,显然是与连锁和标准化发生冲突的,所以,品牌想要迈向规模化,不是一件易事,凭“手作”吸引的流量,如果失去了“手作”,或许也会失去消费者的忠诚度。
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圆真真品牌了,前段时间,圆真真创始人谢瑶在抖音上发布了视频讲述自己创业失败的经历,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热议。
主打的“手作”理念,其采用台湾手作珍珠茶的传统调茶模式,旨在传递给消费者“现做、现煮”的概念。
“因为需要快速扩张,就硬生生地造出一个“嚼感”的定位,丢掉了最初“手作珍珠”的品牌特色。”
卷产品、卷门店、卷营销、卷渠、卷资本等等,不知道茶饮下半场究竟该何去去何从?
是时候回归到返璞归真的阶段了,只有经典的,才是永恒的,因为是经过市场验证的。
有些注定是适合做“小而美”的,如果非要达到上千上万的规模,或许需要很强大的运营和供应链能力,在单品店模型成熟后,再去考虑创新品类和扩张规模。
上一篇:119杯奶茶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发